首页 藏珠 下章
第九十九章
  天黑之时,李绛和李晔才回到府中。郑氏和李暄一直坐在堂屋里等消息,听下人禀报他们回来,两个人都站了起来,去门口相

 李绛被李晔搀扶着,因为在甘殿久跪,他双腿至今还使不上力气。等他坐下,郑氏问道:“这到底是怎么了?宫里一会儿一个消息传出来,妾身和大郎都担心死了。”

 李绛沉着声音说道:“我没事。就是饿了一,你去准备点饭食给我们吧。”

 郑氏连忙应是,扶着苏娘出去张罗。

 李暄走到李绛的面前,拜道:“父亲,圣人召您和四弟进宫,到底是为了何事?您怎么这般狼狈地回来?”在他印象之中,父亲是最重仪容和仪态的,他说那代表着李家的门面。若不是遇到非常之事,父亲是断不会如此失仪的。

 李绛说道:“有人在御前告发我跟火袄教勾结一事。我的相位,恐将不保。”这事瞒不了李暄,不到明,便会传遍整个都城。

 李暄震惊得说不出话来,好半晌才道:“怎会如此?先是二弟,而后是父亲…但此事与四弟何干?”

 李绛看了眼李晔,对李暄说道:“今我累了,三言两语说不清楚,你先回去吧。”

 “父亲…”李暄很想问个清楚,李绛只是摆了摆手,打发他出去。李暄无法接受这个巨大的冲击,脑子都是父亲若被削职,李家上下该怎么办。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堂屋的,只遣了个随从去军中说了一声,今告假。

 堂屋里只剩下李绛和李晔,李绛拍了拍身侧,说道:“四郎,来,坐这儿。”

 李晔依言走过去,挨着李绛坐下。他垂眸看着地面,目光如深潭一般。没有人知道贞元帝最后跟李绛说了什么,李晔在东宫里枯坐着,脑海中白茫茫的一片。

 后来终于等到陈朝恩,要他去扶李绛出宫。父子两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出皇宫,沿路上不少宫人都看见了,在他们背后议论纷纷。

 “我知道你在想什么。当年之事,有为父不察之过,这二十多年对你也未算尽责。但无论如何,你都是李家之子,这点不会改变。你不可被那些人今所言而影响。”李绛语重心长地说道。

 李晔很少有这样跟他并肩而坐的机会。李绛在家中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,无论夫还是父子之间,相处得都像是上下层一样。李绛看重家风,注重长幼尊卑,克己复礼,因此少了股人情味。

 “人情味”这三个字,恰恰是李家最缺乏的东西。李晔想起当初去南诏的时候,他坐在市集的茶肆里,看到嘉柔和木景清姐弟两个打闹,你一言我一语地来往,便心生羡慕。也许那时开始,他便企及那份温暖吧。

 “父亲,我真的是…?”

 若他当真不是李氏的血脉,如何还能安然呆在李家,以李绛之子自居?之后,外面的谣言会越来越多,家里的人早晚会知道。

 李绛捏住他的肩膀,十分用力:“你记住,不管旁人怎么说,只要有我在,你便是我的儿子,家里没人敢置喙。大郎不够敏锐,二郎刚愎自用,你的子是三个嫡子当中最沉稳的,才堪大用。此番不管圣人最后作何决定,你只管做你该做的事。我输了,你们还没输。别忘了,你不仅仅是李晔,还是玉衡,白石山人的弟子。不到最后,未知胜负。听明白了吗?”

 李晔郑重地点了点头。

 贞元帝曾经在短短几年之内换过十几个宰相,李绛已是在位时间最长的。这个文官之首,其实并不好当,动辄得咎。李绛之所以能做得长久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卷入争。这恐怕也是贞元帝最后没有做出处置的原因。加上贞元帝的年纪实在不小了,只想把江山好好地移交给继任者。此时大动干戈,打破朝堂上的格局,于政权移接来说并不是一桩好事。

 郑氏命下人端了食案进来,看到父子俩坐在一起说话,还觉得惊讶,但同时又十分欣慰。李晔这些年一直都不得宠,被两个兄长着,此番家里接二连三地出事,李绛好像更看重他了。

 她就是没多少见识的浅薄妇人,哪里知道今天宫中是何等的惊心动魄。用过晚膳以后,她还把李晔叫到自己的住处,问道:“广陵王是不是回来了?”

 李晔正在考虑如何应对舒王的事,随意点了点头。

 郑氏拉着李晔说道:“四郎,前些日子你不在,你阿姐回家好几趟,说在广陵王府里过得并不好。那个郭氏,仗着广陵王的宠爱和这回卫国公在河朔立下的功劳,几乎要爬到她头上去了。你与广陵王素来好,可要多劝劝他,善待你阿姐啊。”

 从前,李晔只觉得母亲眼皮子浅薄,如今却觉得她实在是没心没肺。今的事,换了别府的主母,第一时间想到的,应该是问宫中发生了何事,会否对家主的前程有影响。而母亲关心的,居然是这样一件毫不相关的事,也不怪父亲无法将家中的事托付给她。

 他现在没有心力应付郑氏,只道:“我带着嘉柔一道回来的,暂时将她安置在骊山别业。明我还要出门去看她,母亲说的事,我记下了。”

 郑氏见他毫不上心,不肯放人:“四郎,你可只有这么一个阿姐,不能不管她。你不知,那个郭氏她仗着是卫国公的女儿,可半点没把你阿姐放在眼里…”

 “母亲。”李晔站起来,口气隐隐含怒,“您若真有心,就该知道,凭我跟广陵王的那点情,还不足以手他府中的内务。阿姐出嫁的时候,我已经再三提醒过她,皇室中人,尤其是广陵王这样的身份地位,不可能一辈子守着她一人。若这点委屈都受不了,还是别做广陵王妃了。”

 “你这孩子,我说两句,你怎么还着急了…”郑氏喃喃道。

 李晔径自行礼告退。

 郑氏能有什么心思,无非是李慕芸在她面前添油加醋,想让家里去帮她争地位。可家中现在是什么光景?李昶下狱,父亲被舒王针对,她还只顾着自己。李晔以前念着骨之情,还明里暗里帮帮她,可如今,却只有心寒。

 第二,嘉柔在城门一开时便入了城,听到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李绛可能要被罢相的事情。他们的马车刚在家门前停稳,就看见另一辆马车飞奔而来,李慕芸扶着婢女,着急地从马车上下来。她双目通红,见到嘉柔有些难堪,也顾不上打招呼,就火急火燎地入府了。

 嘉柔没有她那么着急,落在后面,扶着玉壶慢慢往里走。她昨夜腹痛,没有睡好,今脑袋有点昏沉沉的,看上去人也憔悴。李府的下人刚了李慕芸进去,又看见嘉柔回来,顿时一阵手忙脚的。

 李晔原本坐在房中静思,听到下人禀报,连忙出来接嘉柔。

 “你怎么自己回来了?脸色还这么差?”李晔扶着她,几乎将她整个人揽进怀里。若不是旁边有下人来来往往,他便直接将她抱起来了。

 “我没事。”嘉柔放心地靠在李晔的身上,边走边说道,“昨进宫到底是什么情形?我今一入城,便听到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大人要被罢相的事,连阿姐都赶回来了。”

 李慕芸回来,不是在乎李绛,而是在乎自己的地位会不会被影响。李晔懒得理她,只将昨在甘殿的事情对嘉柔说了一遍,当然隐瞒了关于自己身世的那一部分。

 “舒王忽然离开,圣人最后也没有明确表态要如何处置父亲。今街头巷尾的流言,想必是有心人传播出去的。”李晔说道。昨他被身世得措手不及,一直陷在自己到底是谁的情绪里。

 后来在堂屋,父亲的一席话倒让他豁然开朗了。无论他是谁,这盘棋还没下到最后,不能中途退出。而且越是这个时候,越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。否则便功亏一篑。

 所以今,他就释然了。

 他们回到住处,屋中摆设一如离开时一样,半点没有动过。李晔扶嘉柔坐在榻上,又去倒了一杯水递给她。

 水是温热的,嘉柔喝下去,只觉得腹中也暖和许多,说道:“我就猜到是舒王要对付你们。昨玉壶回来,给我一封阿娘写的信,信中提到许多往事。”她把信拿给李晔看,“你可知,舒王曾与太子妃萧氏有私情?”

 李晔神色一凝,仔细看信中所述。他只知当年延光长公主一案,让东宫彻底失势,舒王一飞冲天,并借机铲除异己,朝堂的格局尽数改变。恐怕背后的主导者就是舒王。然而舒王竟与太子妃有私情?他的感觉和嘉柔一样,若此事深挖下去,必定会有意外的收获。

 “对了,昨你可有见到张宪?”嘉柔问道,“我让云松去找张宪,张宪好像知道什么,让云松在米铺等他。可最后云松没有等到他。”

 李晔摇了摇头:“我回来后还么见过张宪,凭他的身份也无法入宫。莫非舒王中途离开,与他有关?我怀疑失踪的开也在舒王手里,只是不知舒王要干什么。”

 孙从舟是开,孙灵芫是瑶光,他们是同门。虽然在洛的时候,嘉柔正在经历丧子之痛,但她知道了孙灵芫的身份,便不难猜到孙从舟的。

 “难道舒王已经查出了你的身份?我总觉得这些事之间是有关联的,你自己要多加小心。实在不行,就离开长安避避风头吧。”嘉柔担心地说道。

 李晔坐在她身边,伸手抱她入怀,半开玩笑地说道:“你觉得我能躲到哪里去?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而且舒王跟东宫之间,必有一战。这个时候,我不能离开。”

 嘉柔知道说不动他,在心中叹了口气。前世他辞绝了高官厚禄,避世隐居,又因为虞北玄起兵而拖着病体残躯再度出山。在他心里,这天下的分量实在太重了。而她所能做的,只是陪伴在他身侧,为他分担。

 他们在屋中说话,玉壶在门外守着。她看到云松气吁吁地跑来,问道:“你这是怎么了?有什么东西在追你?”

 云松跑得太急,双手按在膝头,断断续续地说道:“舒,舒王府的人来了,要见四郎君。”

 玉壶一怔。里面的人已经听到,嘉柔下意识地握住李晔的手,对他摇了摇头。

 李晔轻轻地笑了笑: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。他若已经知道,不是我避而不见就能躲过去的。别担心,或许不是我们想的那样。他好歹是舒王,青天白,也不会对我如何的。” paOpaOXs.cOm
上章 藏珠 下章